截至2020年12月2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依照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共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议的案件358件。
    2020年8月6日印发《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在北京成第一家试点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的政府部门。《清单》详细明白了79种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能够不予行政处罚及依法不予行政处分的情况,共包含两类:一类是法律规定中有详细罚则,然而因为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改正,未造成迫害成果的,不予处罚;另一类是法律法规划定先行责令纠正,及时矫正之后则不予处罚的违法行为。
    持续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2020年2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陆续在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顺义、延庆、向阳八个区启动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度改革试点。4月26日将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在全市推开。自改革实行以来,71878天狼心水,北京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各类登记业务83.3万件,占同期全部办理量的95%。审批效率平均提升60%,实现企业开办一天办结。
    据先容,北京“证照分别”改造一直深入,进一步进步“准入准营”效力。依靠北京市企业信誉信息网,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累计向各相干部分推送企业登记信息4万余条,实现了“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全市累计2.5万余家市场主体享受到改革方便。
    北京还放宽企业住所登记前提,营造机动宽松的翻新创业环境。许可“一址多照”,支撑“一照多址”,并摸索企业登记住所与实际经营场合分离,容许市场主体在登记住所以外的场所开展出产经营运动,一方面放宽企业经营场所限度,另一方面强化企业主体义务和信用监管,做好“放”“管”结合。
    试点稍微守法行动容错纠错机制
    北京市市场监视治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4月份,《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宣布,标记着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新阶段。该局连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联合、优化服务,在晋升便利化程度、完美监管机制、加强服务效力上发展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存在冲破性的举动,更大水平激发了市场活气跟社会发明力。
    中新网北京2月5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自2020年启动市场主体登记告诉承诺轨制改革以来,北京通过许诺制方法即时办理各类登记业务83.3万件,占同期全体办理量的95%;审批效率均匀提升60%,实现企业创办一天办结。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懂得到的。
    此外,北京加大执法力度保护公正竞争市场秩序,尤其聚焦掩护常识产权,将重大展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官方标志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和涉外商标、老字号作为执法重点,拓宽知识产权执法深度和广度。疫情期间,严格打击侵权冒充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销售假冒品牌口罩、非法制售混充84消毒液典范案件,踊跃开展与疫情防控相关商标的专项执法举动,切实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维护市场主体正当权利。(完)